也许你不怕苦不怕累、
对安宁志愿服务充满热情;
但是,
安宁疗护志愿服务对象都是重症患者、
临终者和无助的家属这些特殊群体,
要求志愿者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真的不是“没事”来“玩玩儿”的工作!
你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吗?
你又能为对方做什么?
服务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你拿什么来做安宁志愿者?
你真的想好了吗?
这是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前给大家的思考题!
2021年10月23日,安宁疗护志愿者第一堂课公益培训,在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本原书画院举行,此次培训由深圳市生命关怀服务协会主办,有家生命教育平台协办,深圳市罗湖区梧桐山凤凰学院提供场地支持。
参加学习的志愿者有资深的五星义工,有刚刚加入的新义工;有在协会做了多年的生命关怀志愿者,也有在有家生命教育平台参加安宁疗护特训营学习的学员;大家来自不同岗位和职业,带着一份敬畏,一份责任,一份不同的期待和思考聚集在这里,聆听和感受安宁疗护志愿者的【第一堂课】。
爱的链接
让彼此看见
担任培训活动的主持人的是有家生命教育平台党支部书记李玢老师,她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来自哪里,为何参加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破冰活动”,今天在这里也许不一样,也许会让你感动。
最初,我们穿着自己的服装
培训开始,我们穿上了红马甲,
我们有了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好的眼睛
培训之前,参加培训的学员也许是老朋友,也许素未相识,在爱的链接里,让彼此被看见,被关怀,被发现闪光点。
我在外地做养老工作......我发现你说话很有感染力
我退休了,经常去关怀老人......我发现你的眼睛很美
我刚到深圳工作二个月......我发现你很阳光
我一直在做生命关怀事业......我发现你很温暖
我是教师......我发现你很睿智
我是心理咨询师......我发现你很有爱心
我是做工程造价的......我发现你很善良
我是电商从业者......我发现你今天的服装很漂亮
我是保险公司的......我发现你普通话说得很好
我是律师......我发现你很幽默
我在社区工作......我发现你说话很有逻辑
从陌生到相识,倾听、表达、喜悦、微笑,爱在流动,爱在链接......
四个统一是什么?
志愿者的行为规范
在志愿者签到处放了一个牌子,上面写了“四个统一”,志愿者们很好奇这个牌子放在这里的用途(其实这是在观察志愿者在进入培训会场的用心、细心和观察力)。
协会关怀部的严清阳部长为志愿者伙伴们解读了四个统一的内容和含义!
统一身份
我们是安宁疗护志愿者,放下小我,全身心投入
统一形象
统一志愿者的着装,礼仪
统一知见
什么是安宁疗护志愿者,如何做,怎么做
统一行为
《生命关怀志愿者行为规范20条》
每一条都很重要
每一条都需要用心理解
并在服务中执行到位
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
就是爱与陪伴,在就好
● 一位志愿伙伴培训后跟陈梅会长说:我觉得红马甲太厉害了,现在还穿着,今天听完课,感觉不一样,使命感和自豪感更加深厚了......
你为什么在这里?
用心感受每一刻
作为今天主讲老师的陈梅会长,是深圳市生命关怀服务协会会长,也是深圳市吉祥缘基金会发起人;2012年开始做生命关怀,服务临终者、重症病人及家属1000多位人;
她今天从“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来解读和诠释什么是安宁疗护志愿者。
她希望每一位志愿者都能认识到:安宁疗护与我的关系、认识安宁志愿者的身份,了解安宁服务的内容、想好如何做一名专业成熟的安宁志愿者......
陈会长非常希望把安宁疗护志愿团队建好、带好、发展好。
为什么
安宁疗护与我的关系
服务一个快死的人有意义吗?
老龄化社会,你在其中吗?
从生到死的生命旅途中,现在的你在哪个风景点?
人人都需要安宁疗护,包括我们的父母,我们自己;
无论是谁,生命到了最后,都是一个人...
到底谁需要临终关怀?
是什么
认识安宁疗护志愿者的身份
我是什么,不是什么?
认识在安宁团队中的角色?
认识安宁志愿者的身份?
安宁志愿者身份取得的前提是什么?
加入生命关怀组织的好处?
何为专业成熟的志愿者?
用普通人的身份加入安宁志愿者,做一件不普通的事。
做什么
安宁志愿服务
安宁志愿服务;
灵性陪伴-对无法预知的未来担忧;
读懂对方生命的需要。
怎样做
用智慧行善,用爱导航志愿者生涯
安宁志愿服务,坚持来自于愿意与快乐……
爱、尊重、感恩-做对方需要的,不做我们认为的;
尊重老人的信仰,不把个人信仰强加给老人;
做我们能做的,懂对方所需的,这就是爱,就是最好的陪伴;
让专业陪伴老人左右,让尊重陪伴老人左右,这就是爱;
认可并接受老人家庭和服务场所的一切现状,不分析,不评判,不下定义。
你想好了吗?你拿什么来做安宁志愿者?
陪伴要做到【四到】,即:
眼到:要看得到,要“看见”请“允许”
听到:要听得到,听懂生命的需求,给予当下的需要,会意的眼神,读懂的牵手,安心的拥抱;
手到:触碰到悲伤反应
心到:感受到悲伤情绪
在陪伴中看见,在服务中成长……
陈会长在解读【触碰到悲伤反应】时,讲述了父亲去世的一段经历:家族的风俗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七天七夜悲伤的仪式,何时哭、何时跪、何时磕头,但没人读懂她内心的悲伤,没人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不了解安宁疗护,不知道什么是哀伤辅导,当死亡来临时,看不到也读不懂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在场不少学员产生共鸣,也许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也许被刚才这一幕感动了......学习安宁疗护,做一名专业合格的志愿者有多么重要!
参加学习的学员不仅用心听,而且认真记,这份学习的精神和态度值得赞许和尊重。
陪伴,是保持静止,而非急着向前行,是发现沉默的奥妙,而非用言语填满每一个痛苦的片刻;
陪伴,是用心倾听,而非用脑分析;
陪伴,是见证他人的挣扎历程,而非指导他们脱离挣扎;
陪伴,是出席他人的痛苦,而非加强秩序与逻辑;
陪伴,是与另一个人一起进入心灵深处探险,而非肩负走出幽谷的责任。
---爱伦.活福特(陪伴与治疗)
宣誓
宣誓?没听错吧!
是的,在本次培训的最后一个环节,由李玢老师带领安宁疗护志愿者们,右手放在胸前,一起宣誓:
180分钟的培训意犹未尽,做好安宁疗护志愿者,这只是开始!
让志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成为人生最靓丽的风景
我们期待更多人关注和加入我们,为我们的父母、为更多的老人和临终者,为我们自己的明天行动吧!
志愿者参观《爱自己吉祥家园》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