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教育】在体验中感悟生命实相


    4月2号晚19点生死教育系列课程主题1——生命实相体验营,开营啦了,报到当晚是相见欢。由毕秘书长做主持介绍两天的课程安排。



    生死教育系列课程主讲黄卓朋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生死教育的缘起及8大主题课程的部份内容。下面是黄老师的讲话:


    非常欢喜,今天我们在‍‍学习生死课题,这个课题在社会上很少能够学习到‍‍我是在07年‍‍就开始接触这个问题08年的时候就开始在一家慈善机构负责‍‍生命关怀项目09年就开始筹办了一家慈善安养院做安宁疗护。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很认真的思考‍‍生老病死‍‍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人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



  关于死亡问题,‍‍被谈论得并不多就是宗教里,很认真的把这个生死问题提到学习课程上来的也是很少的,更不要说是社会上了所以后来我‍‍就侧重在一块的学习‍‍通过几年的努力,加上观察老人、病人包括临终者通过观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然后就汇编了一套课程在全国各地推广现在已经成立了好个讲师团队,一起推动。北京松堂医院是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也是我们的一个培训基地,‍‍长年开展培训,‍‍经过这么年的努力,我们的在全国已经开展了500多场培训了。

现在我们回到安宁疗护的面貌上来探讨生死这个命题,‍‍希望社会上及各大宗教人士‍‍一起来探讨这个生死问题

      我们的生死教育一共有8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会涉及到几个点。第一个就是关于当下,我们怎么样活得喜悦,当下怎么安心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安自己的心。


    第二个是关于生命的真相,最终走向哪里?然后会告诉我们怎么去?这是八大主题都会讲到的共同部份,也许我们会觉得这些命题很大,‍‍其实这有的题,‍‍都不我们的这




     我们这颗心叫作其大无外,‍‍讲它大的话在心之外是没有东西的,就说任何东西都在心之内‍‍叫作其大无外‍‍还有呢,这心是其小无内的,‍‍颗心‍‍啊,再微小的东西‍‍在里面‍‍没有逃脱心的范围


    所以呢,我们所认识‍‍的,无论‍‍是当下的生活还是未来的‍‍终极走向‍‍其实都在这一念心当中


    明天我们就开始慢慢认识我们这颗心‍‍‍‍怎么样去安颗心,‍‍怎么样让这颗心听我们的‍‍让他发挥更‍‍强大的能量‍‍





    其实每一个人内心里都藏着‍‍非常强大的能量‍‍但是有一些人‍‍他能够利用‍‍这颗心做很大的事业‍‍像我们的‍‍毛主席、周总理一样能够建国,像我们的习主席成够治国安邦,用的也是这颗心。


    包括古代圣贤,如孔子、老子,他们用的也是这颗心,他们就把这颗心的能量显露出来了。而我们还没有办法显露它,让这颗心蒙尘,被灰尘所遮蔽了


    现在我们要扫开这个灰尘,让我们内心的智慧,内心的慈悲,‍‍‍‍展现它的力量,这个力量能够做很大的事情,让我们自己能够过得很好,‍‍也能够影响我们周边的人‍‍帮助他们过得更好。




乃至于我们将来‍‍能够到一个更高级的高维空间,提高我们生命形态。‍‍我们想象一下《黄帝内经》‍‍里面黄帝他的师傅‍‍,那些人讲起我们身体的结构,什么气脉,五轮、阴阳、八卦,我们根本就搞不清楚,‍‍为什么‍‍啊?因为他的生命形态更高级,‍‍他能够清楚知道我们身体内部的结‍‍他讲出来告诉黄帝,黄把它记录下来,就有了《黄帝内经》这部经典。




‍‍所以我们其实是可以自我提升的‍‍,是可以帮助更多人的‍‍所以呢,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主题的学习,‍‍能够真正的认识我们的这颗心‍‍能够‍‍真正认识生命的本质,直到能够用好它,发挥它更强大的能量,让我们能够过得更好,也去帮助更多的人过得更好。最终,让我们活着时如夏花一样绚烂;死时,如秋叶般静美。


就像卡巴金博士所说:稍不留神,我们就变成了“做事的人”而不是“存在的人”

这就是我们静坐的原因。我们要离开这种默认的做事模式,重新回到当下的存在模式。这种存在的模式,来自于正念

  静坐就是为了保持“正念”正念是指有意识地存在每个当下,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持续进行关照和觉知。坐使我们安处于当下这个唯一的时刻。

  静坐真正能带来的是,内在的平静和安详喜悦。它可以让你对事物有更清晰、开阔的认识;同时让你对周遭有更敏感的体验和回应。


  最终,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会变成一种静坐的体验:全然活在当下。


  在行走时、喝茶时、吃饭时、洗碗时,甚至在纷扰的生活和工作时,都能将心安住在当下。


  

  安住在当下,使我们能够对过去不再纠缠,对未来不再迷茫,全然地保持正念,如实观照,活在当下。当内不随念转,外不随境迁,全然安住在当在的时候,体验那一刻的灵知与自在。


 当睁开眼,再看眼前的青山绿水,一切都如梦幻泡影。身处尘境,心如明月,一切了了分明。


    黄老师讲解生命历程为我们揭示了医学上论死亡过程,以及各宗教论死亡过程,了解到从生到死会经历种种变化,并预知了死亡时间。


    这或许能让我内心中对死亡不再感到诡秘,身心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变得清楚明白。带着这份清楚,以正念正觉之力,超越生死。


    各大宗教及民间讲死后会经历什么过程呢,受什么力量牵引未来的去向呢,老师打了一个比喻说:我们平生养成了某一种强烈的习惯,比如喜欢打麻将,那时时总现起找人打麻将的念头,最后造作的就是打麻将的业。平生养成了这个打麻将的习惯、念头、业,那死后就会受这三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然规律。

    从临终看平生,就知道我们现在活着时,要如何活了,即从这三股力量上下功夫。转恶习为善习,转恶念为善念,转恶业为善业。最终还要化善为净,以净业的力量转凡成圣。

     “心为王,身为奴”我们的这个身体要由“心”来控制,听从心的指令。

    当我们正念行走时,对当下的每一个心念,清清楚楚,对每时每刻行走中的体验保持完全的觉察,包括脚和腿的感觉,以及脚接触地面的触觉。每一个提起、推进、放下、站定、转身的动作了了分明,做自己身体的主人。


    在正念行走的过程中,以正觉之力,观照内外一切。当眼见色时,看到即看到;当耳听声时,听到即听到;当鼻嗅香时,闻到即闻到,当六根对六尘时,即保持觉照,安住在六根根性上,不随色尘转,即外不随境迁。
    以其觉照之力,照见缘起如幻,当下看破放下。如《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久久练之,让心在动中亦能常保自在,这样当我们面对生活、工作中的纷纷扰扰时,如镜子照物,不留痕迹。

    孩子还是那个顽皮的孩子,工作还是那份忙乱的工作,世界还是那个吵杂的世界,但我心如明镜,朗彻无碍。


    量子力学为我们揭示出多维空间理论,在这个多维空间里,存在着不同等级的生命形态。基督教讲人间与天堂,佛教讲六道轮回,世间讲人与鬼,就我们人肉眼能见的,人与动物、情与无情(植物)它就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黄老师用他渊博的学识,带领我们遨游在广阔的宇宙世界中,最终回到根本点上来,我是因,世界是果。


    下午夏老师带领我们来到公园里体验树的生命。



    在体验中,有伙伴就分享了作为一颗树的感受:

    当把自己想像成是一颗树时,深深地扎根在大地上,不动方寸,面对外界大小动物的侵扰,人类留下的”到此一游“”眼泪鼻涕,煽情拥抱,嘘寒问暖,“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无人问津的孤独。反观自己,虽得人身,但和树无异,只是活动空间比树稍宽,生命同样做不得主,没有自由。身体虽做不得主,但我心无碍,因有了多维空间的存在,更了知了不同空间的生命形态,身体的不自由,终不能障碍我,沿着向更高生命形态的进化,将是我生命的真实意义。






































    课程设计了一个胜妙独处的体验环节,当自己一个人独处时,或与多人相处,或身处闹市时,内心的真实体验是什么。当独处时,心是否能安住在孤独中,不受一切受呢?








   经典云:“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人在这个世间,因为我们都贪图欲望,所以都在爱欲之中,但其实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这并不表示我们死的时候才是独死才是独去,连我们活着的时候也是独生。独生独来是指我们即使有六亲眷属、恩爱、和合在一起,但其实也是孤独的,有一本书叫《灵魂是孤独的》所以即使与众相处也是独。

   生命的真相即是如此。

    什么是胜妙独处?即是当处孤独时,不着孤独想;当处孤独时,不落孤独受,不受一切受时,独得解脱。

    正念生活,从晨炼开始,早上6点钟云凡老师带领学员们来到天然氧吧梧桐山公园开始站桩。正念生活,教会我们怎么走、怎么站、怎么坐、怎么吃、怎么睡,甚至教怎么呼吸。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小事,有的人就会说了,难道我长这么大了,连这些都不会,还需要人教吗?


    经过2天的体验营,伙伴们分享说,我到今天才知道我的呼吸是这样的,我到今天才学会走、学会坐。直到今天才有人教会我,如何在生活点滴中用心,用生活,安住当下的体验太美好了。


    安住正念,生命会有怎样的感受,当下的体悟,或许让我们能体验到作主人的滋味,窥视到内心藏着无尽的智慧!

    

    期待下一期,正念读书......


















阅读次数    494